關於大學生輕生事件頻傳,有人提出,可能是所讀科系並非自己所愛而是家人期待,因此越讀越痛苦,想轉系或休學重考,又不敢向家人坦白,就此埋下壓力種子;也可能是想像與事實不符,以為是夢想的實現,結果變成噩夢一場!如選讀法律系,以為可以為人解決糾紛,沒想到多數法規沉痾,畢業後還得面對資格考試教人寒心的低考取率,原有的雄心大志頓時氣餒消風!

Image by JUNDER CHENG from Pixabay

自我認識不清,適性揚才才真

此外,也可能是自我認識不清,就讀之後才發現根本是天大的誤會。像是看多了韓劇,以為自己頗有韓語天分,每年更不忘到韓國旅行一趟,對於這個鄰國充滿美好印象,因此選讀韓文系,沒想到這才發現,比英文更難!更別提自己有多討厭英文了。

一旦大學生面臨這類課業問題,不知如何解決,又不懂該怎麼找人商量,日積月累,造成心理負擔越來越大,就容易走上路。

學者提出,加強學校輔導人員的配置,不定期與學生溝通、對於其課業與生活多一份關心,讓同學明白自己並不孤單,知道有人可以提供協助,那麼就有機會防患未然。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家人或者該父母,應該改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窠臼,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應該鼓勵孩子勇於發展自己的潛能,讓他們有機會認識不同領域的職業型態、容,才能適性揚才,找到可以開展未來生活的目標和方針,也就不會鑽牛角尖,困住自己,因而走上境。

圖片翻拍自博士雞排大雅店FB

學習未必在校園,但不能放棄

還記得曾經鬧得沸揚的博士生賣雞排事件?儘管郭台銘認為這是浪費資源而引發眾人議論,博士生卻不以為忤,提及自己並未想過將來會以賣雞排為生,畢業後曾在大學當助教長達10年以上的時間,月薪也超過5萬,談不上功成名就但也穩健踏實,不意婚姻生活卻以離婚收場,因此選擇離開台北,意外發現自己喜歡與人接觸,因此決定自己創業,對他而言,賣雞排只是人生路口的一個轉折,自己只是順勢而為,如此而已。

也許我們都太習慣以結果論來看待事情,常言道,世事難料,雞排博士從未想過自己會轉行做起雞排生意,更沒想到會因為郭台銘一句話,讓他開起分店,成為企業主,換言之,他已不再只是一名攤商。

難道這不是挺勵志的故事?

你還是大學生?或是已經離開校園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是前者,你對於自己所學科系有什麼想法?覺得學習很充實或者即便不討厭但也不覺得對於未來投身職場能有什麼助益。

如果是後者,你喜歡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如果喜歡,那麼下一步是什麼?如果不喜歡想換行,選項又是什麼?

無論身處何種場域(校園或職場),無論所選是否所愛,老生常談的一句話「選擇所愛,愛所選擇」,我們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處世生活之道,每天發現自己一點點,瞭解自己多一些,在生活中學習,也許困難仍在,然而也能在試圖解決過程中,發現另一個新世界,一如雞排博士。學習未必在校園,然而卻不能放棄學習。如果沒有一路研讀至博士,未曾經歷過助教生活的洗禮,也許不會萌生創業的想法,創業之後可能也無法從往日學習、職場經歷中加以轉化成變成企業家的養分。

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與是否就讀名校、熱門科系沒有對關係。

 

❤愛惜生命,感覺受困,請撥打1925安心專線(依舊愛我)

 

撰文/Maggie

📢想看更多好文章❓

歡迎加入追蹤【Funday新·生活】粉絲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unday 新·生活 的頭像
    Funday 新·生活

    Funday 新 · 生活

    Funday 新·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