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Husky Kuma from Pixabay
流感疫苗今年(2020年)超火熱,肇因依然是擾民近年的新冠肺炎與流感症狀相近,公費施打開放以來短短10天已經施打273.6萬劑(疫苗使用率45.3%),因此衛福部出面暫時喊卡,經諮詢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建議施打對象年紀從年滿50歲改為65歲,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等主要流感高危險族群則維持不變。政策突然轉變,搞得有些民怨,多數不是因為無法施打而是人已經到施打地點才被告知,失望而回。不過真的有相關需求的人,還是可以用自費方式施打流感疫苗。
IMAGE by 南疆 from Pixabay
紅棗蓮子養生必備,桂圓黃耆延緩衰老先
流感好發與季節變化有關,時序入秋好一陣子,終於感覺到涼意,冬天想必不遠,趕不及這波疫苗接種,那麼從飲食著手,加強身體健康,也能有效預防感冒。
秋天著重補水,因為氣候乾燥,除了維持平日約莫2,000cc的飲水量之外,也可多飲簡單入手的茶飲——
- 紅棗蓮子銀杏茶:可養陰補肺、益氣養血還能清熱潤喉、止咳降壓,是秋冬茶飲首選。挑選紅棗5顆、蓮子10克加入約1,000cc水煮沸後悶軟,再用來沖泡5克銀杏茶,加蓋再悶個5分鐘即可飲用。
- 甜甜熱燙桂圓茶:可養血健脾胃還能安神,入口甜蜜暖脾胃,是秋冬最普及也最受歡迎的熱飲。挑選桂圓肉15克,加入800-1,000cc水煮沸,後轉小火酗酒,直到飄出甜香即可飲用。
另知名中醫師吳明珠也曾推薦兩款茶飲,便利性實用性兼具,也可挑選飲用。
A.銀耳枸杞蓮子茶:可滋腎消渴、安神抗衰老即退化,還能清肺排毒、止渴潤喉。將乾燥白木耳20克泡軟剪開,再把蓮子20顆、枹杞15粒、紅棗5顆洗淨後,加加入約1,000cc水煮沸後,即可食用,放入保溫杯悶個1-2個小時風味更佳。
B.黃耆紅棗枸杞茶:可補陽滋腎、補氣健脾,更可以延緩衰老,增加免疫力,是預防感冒的好茶飲。把生黃耆4錢、枸杞3錢、紅棗3錢放入鍋中,用兩碗水熬煮15分鐘就完成了。
IMAGE by xiaoji sun from Pixabay
粥品甜鹹口味任君選,熬煮容易忌糖味
食補部分,則從粥類入手,溫補暖身,讓身體透過粥品慢慢變暖,抵禦變涼的天候。
- 百棗蓮子銀杏粥:可養陰潤肺、健脾胃。準備百合30克、紅棗20顆、蓮子20克、銀杏15顆、白米100克以及少許冰糖。先加水煮蓮子,水為熱之後再放入其他食材,大火煮沸後,再轉小火慢熬,直到成粥狀,拌入冰糖燒燉一會即可。相關份量都可以自行調整,切忌冰糖勿過量,反而影響健康。
- 山藥桂圓漿:有著神奇的功效,可改善中風症狀。將100克山藥去皮切成薄片,再加入桂圓肉15克、荔枝肉5顆、五味子3公克加水熬煮成漿汁,再放入些許白糖即可。可以當作早餐或臨睡前小喝一杯,帶著暖意迎接嶄新的一天或者酣然入眠。
- 鯽魚糯米粥及紅棗栗子燜雞:喜歡鹹口味就可為熬煮這兩味,可改善中風後遺症。鯽魚糯米粥部分,把鯽魚清除內臟(可請攤商代為處理)、洗淨,連同50克糯米放入鍋,加水熬煮,每週2次,連續吃上9週。
紅棗栗子燜雞:當然得準備一隻雞(也可以只挑選喜歡的部位,如雞腿、雞胸或雞翅等等),與150克栗子大火熱炒,加上喜歡的調味料,8分鐘熟度之後,再放入紅棗、栗子後燜熟就可免味上桌。
相關粥品不用太在意細節,重量份量取其相近值就可,烹飪也是一種隨性,感覺合口味即可,錙銖必較,反而痛苦。
飲食總是要快樂,身體才會健康。
不過,也要注意自己身體狀況,是否適合相關飲品或粥品甚至補藥,尤其有慢性疾病者更要多加詢問醫生比較安全。
秋冬進補最便利也最受歡迎的莫過於薑母鴨、藥燉排骨類,甚至各種鍋類也深受歡迎,其實食材只要新鮮都對身體有益,但多吃肯定有害健康,要多加注意。
2020秋冬,一起喝出健康好身材!
撰文/Maggie
更多精彩文章,都在【Funday新・生活 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