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出處 | by Daria Shevtsova from Pexels
你媽媽是一位怎麼樣的人?美魔女?時尚?貼心?料理高手?沒有耐性?虎姑婆?
不管怎麼說,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與之最親密的人即是母親——辛苦懷胎10個月,歷經慘痛的分娩生下骨肉相連的孩子,我們都是對方生命中難以割捨的心骨肉。
然而,有生便有死,有來便有去,當人生最後一刻來臨,我們都必須獨自面對。如果沒有白髮送黑髮人的意外,必然看著長輩離去。當一直以來視為理所當然的人,在自己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消失了,你是否有想過該如何應對?抑是害怕思考這件事?
圖片出處 | by carolynabooth from Pixabay
死亡是自然定律,面對失去則是體認與感受
作者蘇西.霍普金斯(Suzy Hopkins)的女兒在一日,也突然意識到母親會比自己先行而去的事實而感到難過,於是請蘇西撰寫一本當母親不在身邊後的生活指南——《我離開之後》(What to do when I’m gone:A mother’s wisdom to her daughter),以母親的角度,道盡人生哲學與處世之道,和來不及說的愛與牽掛。
書中以母親過世的第一天作為開頭,可以預見的悲傷與源源不絕的關心與慰問,從一開始遠離電話,到之後一天都要比一天回到日常,「第三天,幫狗梳開糾結的毛,因為死亡並不是牠的錯。」蘇西在書中寫道,不要獨自面對悲傷,邀請瞭解媽媽的人聊聊,會發現母親不為人知的一面,還有與最好的朋友一起相處,讓她陪伴你度過低潮。
死亡對於死者來說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活著的人。「去森林走走吧!,這是大自然給的訊息,接下來就輪到你了。」死亡是大自然的規律,當時間有了盡頭,就會珍惜現有的一切,失去的本質就是體認與感受,這是無法擺脫的感覺,但是會撐過去的,並成為新的日常。
20代的時候會常和朋友在一起,轉眼來到了40幾歲,身邊的人大多搬家、結婚生子,在忙碌中漸行漸遠,再過10年,會有更多的人失聯,而到了70幾歲,身邊的人會相繼離去,蘇西建議「找個人來替補位置,如果不能填補心裏的空缺,你最終將一無所有。」
圖片出處 | by Free-Photo from Pixabay
死亡非人生終點,無垠的愛仍持續蔓延
生命很複雜,時常要為自己加油打氣,因為有的時候會你會忘記自己有多棒。面對不同的人事物,如果吵架了,要試著和解,人都希望被重視,而不是被視為理所當然;家庭關係從衝動和欲望回歸生活與瑣碎,當你開始思索婚姻的意義,這段伴侶關係的核心,其實是友情,但如果遇到能夠對你好的人,就要好好把握;工作不只是領取薪水,它是生活品質與人生成就的一部分;如果感到生活超載,學會安排好優先順序,將要做的事,和必須做的事寫下,其中包含「好好照顧自己」。
蘇西在預設自己離世2,000天後寫到:「我可能會出現在你醒過後不記得的夢裡,很久沒有唸你了,不是想打擾你,只是想要告訴你,我永遠愛你。」道盡死亡並不會將親子關係分離,而活著的人將會帶著這份愛繼續傳遞下去。
面對死亡,我們都必須獨自面對,這一直都是自己的人生舞台,蘇西以人生前輩的身分在字裡行間暖溢著對女兒的愛,「記憶就像一條長河,引領我與你一起向前行。」
每個人在面對至親的離去有不同的感受與做法,《我離開之後》是本在每一個人面對「離別」這必經的課題時很好的導讀。
撰文/Miminy
更多精彩文章,都在【Funday新・生活 臉書粉絲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