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是完美主義者?學業成績已經是全班第一,仍為自己沒有考得滿分而自責?抑或是相較於滿分,更討厭自己犯了不該犯的錯?如粗心、急躁或者閃神等等。

抑或是工作已經順利完成,主管也覺得完成度高、成果也很不錯,你卻還叨叨念念,覺得應該可以更早完成,如果當時可以先做……成果一定會比現在更棒。

或者跟完美主義無關,你就是覺得自己做不到!

 

pexels-vaibhav-kashyap-237593

IMAGE by Vaibhav Kashyap from Pexels

 

膽小、害怕或是想太多、自尋煩惱

一如暢銷作家褚士瑩在《誰說我不夠好:抓住否定自己的原因,找到肯定自己的方法》書中寫道,每次碰到要跟外國人交談,總是先說,不好意思,我的英文不夠好!或者老闆要你主導一個專案,自己卻畏畏縮縮,推說,能力還不夠,換別人比較好……等。

自己真的不夠好嗎?還是只是膽小、害怕或是想太多、自尋煩惱?

褚士瑩為有這種想法的人下了註解:「覺得自己不夠好」,不是謙虛的表現,是打擊信心,粉碎價值觀的前兆?

曾舉辦過上百場演講的他,聽過難以計數的年輕人談起夢想的落空、上班族自覺渺小,因此只能唯命是從(未必是主管,而是任何一個人),或者覺得天生歹命,好運之神總是不眷顧等等。

如果你也曾有過類似的想法,那麼你在潛意識裡已經罹患「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心理疾病,讓它成為阻擋自己成長、強大的絆腳石而無所知。

 

girl-5230306

IMAGE by Syaibatul Hamdi from Pixabay

 

害怕失去讓人喪失自我,畏縮不前

成功打響「斜槓青年」一辭的Susan Kuang,近期又出版新書《斜槓青年【實踐版】:成為內控者,建立幸福人生的正向迴圈》書中也提到類似概念,像是自覺不夠富有、外型不夠出色、事業或者生活不夠成功,這類負能量滿滿的「我不夠好」情緒究竟從何而自?又該如何面對?他指稱,這是一種焦慮,找不到原因的恐懼,與缺乏安全感有絕對關係。

其實眾所皆知,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缺乏安全感的時候,衍生原因其實就是害怕失去。為何學業成績已經是榜首,還是覺得不夠?因為害怕下一次可能就得拱手讓人;不喜歡自己犯錯,可能擔心的是他人的耳語,覺得怎麼這麼笨或者無知;面對工作力求完美,更可能是擔心老闆對自己評價、影響升遷甚至可能被打入冷宮或者丟了工作等等。

Susan Kuang認為想要避免這類無謂的恐懼、焦慮就是化危機成轉機,善用這等恐懼、焦慮激勵自己更加努力,過程中也要調整自我評價的標準和方式,別再套用世俗的模式,他山之石足以借鏡,卻不能成為標的、套用。唯有兩種方式並進,才能走出「我不夠好」迷霧。

褚士瑩則以《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為例,「我不夠好」最大的癥結來自人際關係,太在乎他人對自己的想法,因此無形之中被訓化,凡事順從他人,因而變得畏縮、膽怯,覺得自己越來越糟,「我不夠好」已經不夠用,進階成為「自己糟透了」、「我就是個失敗者」云云。

pexels-limuel-gonzales-3186489

IMAGE by Limuel Gonzales from Pexels

 

愛自己,就從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開始

這樣真的好嗎?這是真的嗎?自己真的如此不堪?如果你也讀過這本書,那就應當明白,這本書主述: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無須為了迎合他人,改變自己。此處的改變指的是充滿痛苦,如果不是,反而讓自己變得更開心,那麼這個改變就會充滿正能量,感覺自己變得更加完美。

力求完美,沒有對錯,只有一種心態和過程,如果你在其中感覺生命因此變得更豐盈,那麼就勇敢自我要求,如果只是為了他人目光或一時的閒話家常,大可不必。

唯有接受自己的樣子,才能接受別人原來的樣子,這世界就是因為存在著形形色色的人,才會如此有趣,充滿驚喜(驚嚇)!

腦海不自覺浮現一首歌,「我就是喜歡你現在的樣子,我就是喜歡你這樣的脾氣……不要輕異嚐試任何改變,改變你現在所有的一切,以為我能再多愛你一些,不要懷疑自己,屬於你的一切都是美麗……」

愛自己,就從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開始!

撰文/Maggie

更多精彩文章,都在【Funday新・生活 臉書粉絲團】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unday 新·生活 的頭像
    Funday 新·生活

    Funday 新 · 生活

    Funday 新·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