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年來社會對於同志族群的討論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從2018年的同性婚姻公投,到2019年同性婚姻專法(748施行法)的通過,無論是結婚、跨國婚姻到小孩收養等,各種議題都引起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而在2020年有那麼一部電影——《親愛的房客》,讓人們對同志議題有更深入的反思。

 

圖片來源|牽猴子提供

 

《親愛的房客》由鄭有傑擔任編劇與導演,於2020年第57屆金馬獎入圍了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與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等6項大獎。相對於早期同志電影多著墨於主角之間的愛恨情感,此劇雖從同志愛出發,但卻是更全面地從家庭、親子間切入,深刻也殘酷地討論著社會現存的議題。

懸疑又溫情,平淡卻引翻驚天巨浪

《親愛的房客》採用倒敘手法,劇情從主角捲入房東太太的死亡開始,懸疑感一路鋪陳,漸漸帶出房客的身分,以及與房東一家的關係,並在最後結局猛然翻轉,強而有力擊向觀眾的心。而導演在劇中運用了一幕幕看似平淡的日常,卻是最能貼近人心,在緊要關頭帶出關鍵話題,轉化成最扣人心弦的畫面,

 

圖片來源|牽猴子提供

 

在本劇中,不僅將親屬死亡、同志收養小孩等敏感問題搬上螢幕,讓同性愛侶之間的矛盾與社會的衝突層層交錯,透過劇中人物的一舉一動、場景的色調溫度,每一句對白甚至是無語的留白,都揪著觀眾的心走進角色中,堪稱今年最細膩的作品之一。

同志收養限制多,多元成家修法趨完善

對於兩人婚姻的經營,不論同性或異性所面臨的問題不會差別太多,但在親子收養的問題上,同性伴侶可就不像異性伴侶間容易。依現行法律,即便小孩與自己有血緣關係,但對於同性伴侶而言,這個小孩依然是法律認定的陌生人,就如同劇中主角一般,就算與小孩親如父子,但這層關係在法律上卻相當容易受到質疑。

 

在同婚案已通過的今日,同志仍只能以單身的身分收養小孩,而在登記結婚後,小孩也無法與其配偶建立任何的法律關係。對於已登記結婚的同志伴侶,卻受到「排除無血緣共同收養權利」的限制,無法向媒合機構提出收養小孩的申請。

 

圖片來源|翻攝自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小孩的收養問題,的確值得我們慎重以待,或許牽涉到小孩的未來發展,讓許多決策停滯不前,甚至會有人主張「真正的愛,不會因為法律承認與否而有所改變。」但在面對現實衝擊時,法律的保障或許能挽回更多支離破碎的關係,讓真正的愛不再受到性別、血緣的限制,或許到時社會可以多點笑聲、少點遺憾。

 

撰文/Terry

更多精彩文章,都在【Funday新・生活 臉書粉絲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unday 新·生活 的頭像
    Funday 新·生活

    Funday 新 · 生活

    Funday 新·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