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Miminy

 

2020年10月31日是同志遊行的第18年,也是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第一個大型遊行,以「成人之美」為主題,呼應從2003年至今,歷經公投、同婚立法等重大議題,一路披荊斬棘的蛻變到現在,象徵社會對同志議題已邁向下一個里程碑,如今不只是希望被看見,而是社會可以理解、尊重與認同。

 

沒有正常與不正常,只有愛存在

「如果未來有一天,一位異性戀,他不會再說出我的性向正常,這個時候才是社會真的改變了。」已經參與同志大遊行10年的雙性戀者,從事行政業務的40歲黃瑜君表示,近年來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看到參加遊行的人越來越多,也注意到媒體過去以隱諱,甚至負面、嘲諷的觀點來報導同志遊行,變成現在客觀的事實陳述,像是參與同志遊行的人數、同志族群關心的議題等的描寫,讓報導越來越中性。

「可是現在還是會有很多人下意識地說,我的性向正常。」黃瑜君認為,回歸喜歡人類的本質,並沒有所謂的性別之分,「我甚至還可以這樣說:『你們這些只喜歡異性戀的人,才是不正常呢!』可是沒有,不管是異性戀、雙性戀、同性戀、泛性戀,大家都是正常存在。」

 

IMAGE by Miminy

 

在活動會場旁,默默地舉著Free huge布條的25歲軟體工程師陳彥碩,想要透過擁抱的方式傳達「不管每個人是以怎麼樣的型態呈現,都是努力的在生活,不論是誰,都非常值得被愛。」

兩個人在一起,不過是回歸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本質,黃瑜君說:「就是談一段感情,我們不管對方性別,就是不該劈腿、說謊、不該玩弄別人。」她身邊的父母與朋友,也對於她的想法表示支持。她對於自己不需要經歷家庭革命,才能夠出櫃而感到可貴,因為這個社會並不是人人都對於不同性向的人抱有善意,也不是人人都向她這麼幸運,「這也是讓我想要在這個議題上更努力的原因。」

 

IMAGE by Miminy

 

兩性平權萌芽,歧視依然不滅

臺灣成為亞洲首個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躍上國際各大版面,在人權平等這方面邁向了一大步。黃瑜君表示她感到於有榮焉,「我以身為一位臺灣人為榮。」但她也憂心忡忡的表示,「不可否認,如同志朋友被照顧到了,可是事實上,也造成了社會上的對立。」她舉例護家盟和其他反同勢力,在這個法律通過之後,他們在組織裡更是不遺餘力的傳達,同性戀是病、不正常的言論,所以即便同志有法律的保護,但是環境並未有明顯的改善。

據〈彩虹平權大平台〉調查,同性婚姻合法化一年後,在普羅大眾的個人感受方面,有高達92.8%認為並沒有受到影響;而有大約半數的民眾(50.1%)認為,對社會沒有造成影響。



 

IMAGE by Miminy

 

從事除蟲、消毒行業的30歲吳佳芸表示,自己從來沒有因為自己同志的身分而感到挫折,這是因為身邊的家人與朋友都相當的支持,她說道:「我身處的環境就是友善的,它不管持續多久,就是一個友善的環境。當然也會有不友善的環境存在,而它也是存在,所以(對於同性婚姻通過後的改變)我並沒有特別的感覺。」

雖然2018年同志公投的結果顯示,目前在臺灣社會,無法接受同性戀身分的人,還是占大多數,但吳佳芸還是樂觀地說:「不管是反對還是認同,我都給予尊重,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他人,重點是讓自己過得開心。」

只是同性議題不單單只有性別的差異,還有身男兒身卻有女兒心(反之亦然)的性傾向議題,普羅大眾對此又有什麼想法?

◎更多內容請看〈成人之美18年,同志春天中萌芽待綻放(下)

 

撰文/Miminy

  ★小提醒★
如果喜歡本文,請按讚、分享、留言!
您的支持是小編生存的一大指標喲❤️鳩咪>.^
📢想看更多好文章❓
歡迎加入追蹤【Funday新·生活】粉絲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unday 新·生活 的頭像
    Funday 新·生活

    Funday 新 · 生活

    Funday 新·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